外在的人与内在的人 —— 张大卫牧师



整体

以弗所书第3章的核心,是使徒保罗在狱中为以弗所教会及所有信徒献上的“第二次祈祷”。虽然在第1章也有一段祈祷,但第3章的祈祷更为直接,清晰地展现了教会群体以及信仰者在“内在成熟”上的必要性。保罗将此信写给“天上与地上一切家的族类”,借此传达他迫切盼望:愿父神的荣耀、圣灵的大能,以及基督那丰盛的爱,使所有信徒的“内在生命”都能坚固。

张大卫牧师在讲解以弗所书第3章时,强调了保罗所传递的“基督的爱”以及“上帝的丰盛”,对于教会和个人信仰的重要意义。他也从当时以弗所教会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属灵处境(患难、虚假教训等)出发,阐明保罗为何劝勉他们“不要灰心”,并从神学及属灵层面进行诠释。

在本文中,我们将把这篇证道的内容分为五个主题来整理:

  1. 探讨爱的本质;
  2. 在患难中确认盼望;
  3. 讨论内在的人与灵性的成熟;
  4. 提出教会群体与爱的实践;
  5. 最后探讨上帝的丰盛以及生命得以成全的道路。
    在每个主题中,将重点介绍张大卫牧师证道的核心,并辅以对相关经文(以弗所书3章14-21节及其他参考经文)的神学解读。文中所引用的经文(哥林多后书4-5章、启示录2章、加拉太书、歌罗西书等)则侧面显示了保罗书信与新约不同文本之间的密切关联。

一、的本

以弗所教会起初的失落背景

若回顾以弗所教会失去“起初的爱”的背景,就能发现《以弗所书》是保罗在狱中写成的“监狱书信”之一,而以弗所教会是保罗曾亲自牧会约三年、奠定信仰根基的重要教会。此教会也是启示录2章所提到的七间教会之首,曾以卓越的信心、劳碌与忍耐受到称赞,但却因“离弃了起初的爱”而受到责备。对于“起初的爱”的意义,张大卫牧师指出,那是“教会刚建立时对基督之爱和福音的炽热热情”。他们在抵御异端与假使徒时取得成功,然而在激烈的争战中,“爱”却渐渐冷却。

以弗所3章所体的重心

第3章14-21节记载了保罗为教会所献的**“第二次祈祷”**,此段经文强调的核心是“基督的爱”。保罗希望以弗所的信徒能在世俗逼迫与混乱之中,仍能“明白这爱是何等长阔高深”。张大卫牧师借此指出:“当教会因争战而疲惫不堪,或在虚假教训和患难中动摇之时,最应回归的本质正是基督的爱”。这爱也正如保罗在罗马书8章所宣扬的:“无论是天上的、地上的,没有任何能使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”;这是“上帝救恩计划的核心”。

Agape的特

回溯希腊原文就会发现,新约所宣扬的本质之爱是“Agape”(阿伽佩),即“牺牲的、奉献的、无条件的爱”,亦因基督的十字架而得以体现。阿伽佩之爱不基于人可夸口的功绩或义行,而是全然出于恩典——这在“替代赎价(宝血)”的角度可以看得更清晰。林前13章所言“若没有爱,就不过是响的锣、鸣的钹”,同样提醒我们:“没有爱,任何属灵行为都失去意义”。

张大卫牧师对此总结道:“教会若能保持正确的教义、展现宣教热情,却丧失‘爱’,一切也化为虚空。” 以弗所书3章的祈祷之所以高贵而深刻,正因其旨在“让信徒明白这爱”。最终,教会及信仰生活要追求的并非世俗成就,而是“上帝的爱”本身;这正是第一个主题的精髓所在。


二、患中的盼望

不要灰心

以弗所书3章13节,保罗对以弗所信徒说:“所以我求你们,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而灰心”,并补充道“这原是你们的荣耀”。此时保罗被囚在狱中,也深知以弗所教会所遭遇的属灵与现实患难。但他反而宣扬,这些患难“能成为神的荣耀”。这与耶稣在福音书中对门徒所说的“在世上你们有苦难,但你们可以放心,我已经胜了世界”(约16:33)相呼应。

初代教会与当教会

张大卫牧师在证道中亦提及初代教会普遍身处“患难”之境。正如林后4章8-10节“我们四面受敌,却不被困住……”所写,初代教会的生活时常遭遇逼迫与苦难。以弗所教会亦需面对假教师的挑衅、市井文化及异教背景,随时都有灰心的诱因。当代教会也同样暴露在世俗化、价值观冲突,以及智识或道德上的攻击之下。故若要“不灰心”,就需要寻找真正的根基。

何能不灰心?

基于十字架大能,保罗在罗马书8章35-39节宣告:无论何种患难,都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。以弗所书3章16节及以后经文提到内住的圣灵(“照他丰盛的荣耀,借着他的灵,叫你们里面的人刚强起来”),显示不灰心的基础在于圣灵所赐之内在力量。正如启示录2章所见,以弗所教会能分辨假教师、坚守教义,并互相扶持,靠的也不仅是个人能力,而是团契彼此相连。因为教会是“群体性存在”,没有人单打独斗。

在患中仍能将荣耀于神的生活

保罗在林后4章17-18节又说:“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,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、永远的荣耀。”把苦难转化为荣耀的秘诀,乃是基于基督已在十字架上将苦难与死亡化为“救赎通道”的事实。张大卫牧师在证道中勉励道:“苦难不会毁灭你的人生,反倒可能成为上帝重新定义你生命的器皿。”这些话正是要为信徒注入勇气。


三、在的人与属灵的成熟

在的人外在的人

以弗所书3章16节写道:“借着他的灵,叫你们里面的人刚强起来。” 保罗以“外在的人”与“内在的人”来区分人的存在方式;哥林多后书4章16节也有相似的脉络:“外体虽然毁坏,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。” 肉体与世俗生活象征“外在的人”,属灵与内在生命象征“内在的人”。这是指按着神形象(Imago Dei)被造的真我。张大卫牧师强调:“对基督徒而言,真正重要的是‘内在的人’,因为肉体终将衰退,但灵却与永恒的神国相连。”

如何使在的人强起

以弗所书3章透露,唯有依靠圣灵的能力,内在的人才能被坚固,而非仅靠人自己的决心或简单的自我管理。张大卫牧师提到,“雅各因频繁跪祷而被称作‘骆驼膝’的传统说法”,来说明祷告是让“内在的人”成长的关键途径。再者,神的话语乃灵命的粮食,不可或缺。此外,他强调“内在生命的成长并非在孤立中进行”,乃透过教会群体中彼此的爱与相互激励而发生。

外在的衰残与内在的更新

保罗在林后4章7节起,用“瓦器”来比喻自己(外在的人),却注重瓦器中所蕴含的“宝贝”(内在生命的信心与圣灵)。瓦器易碎,会随环境和岁月而损坏;但它内中的宝贝才是关键。同理,我们的外在因苦难、疾病、衰老而腐朽,但若内在坚固,就能不灰心并继续前行。

在的人的目

这就是保罗对以弗所教会,乃至天上地下所有信徒的期望:“使内在的人不断成长”。这条道路终会将我们引入与神更深的相交,在爱里得以完全。张大卫牧师也指出,“教会若说要效法主,其实并不在于外表看似蓬勃的复兴,而在于教会的‘内在生命’是否靠圣灵日日更新。”这同样是本段教导的关键。


四、教会群体

以弗所教会与初代教会的借

在启示录2章中,我们看到这间从保罗习得福音的以弗所教会,能“不能容忍恶人,且曾试验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”,成功捍卫了福音的纯正。但也因这过程过于激烈而“离弃了起初的爱”。这正是一种“固守真理,却让爱心冷却”的状态。张大卫牧师在此提醒:“教义固然重要,但若在对待人时失去爱,那就变成了律法主义的僵硬,而非福音。”

如何

在圣灵里合一是最根本的前提。以弗所书4章3节之后提到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”,并指明教会内的各职分与恩赐,都是为了建立基督的“一个身体”。透过彼此的关怀与服事,正如雅各书2章“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”的教训,教会群体中的爱必须能落到具体的行动上。无论是内部的冲突与伤口,乃至与外部社会的摩擦,都需要努力践行主耶稣“连仇敌也要爱”(太5章)的教导,方能彰显教会真正的能力。

教会世界的使命

教会改变世界的首要途径在于“传扬福音”。以弗所教会曾在异教文化中坚守并传扬福音;如今的教会也应在不断涌现的人本主义、享乐主义等思潮中,以福音去服务社会。与此同时,也需承担社会责任,将爱的行动从教会拓展到贫穷与边缘群体上。保罗的“捐献事工”(林后8-9章)或初代教会的慈惠事工(徒2-4章)都是例证。对于基督徒的日常生活,在家庭、职场、社会中,也应像当初的以弗所教会一样散发光芒。若失去爱,基督徒便形同“失了味的盐”。

起初的之恢复与群体

以弗所书3章的祈祷并非只为“个人”领受恩典,而是为“整个教会群体能同心合一地活在爱里”而奠定根基。保罗为圣徒们能够“一同领受超越知识的基督之爱”(弗3:19)而迫切祈求;张大卫牧师也告诫:“若教会的根基不是爱,即便起初看似能干,最终也会因分裂与冷淡而消亡。”因此,群体性的爱极其重要。


五、上帝的丰盛生命的成全

理解上帝的丰盛(plērōma

在以弗所书3章19节,我们看到“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,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满的,充满了你们”。新约希腊文“充满”(plērōma)意为“完全填满”。歌罗西书2章9节也将基督描述为“上帝一切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祂里面”。张大卫牧师解释,这“丰盛”看似与“倒空”自相矛盾——基督虽倒空自己(kenosis)降世,却因这舍己更彰显了“使万物得以充满”的奥秘。

中走向完全

耶稣曾在马太福音5章48节教导:“你们要完全,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。” 保罗则在以弗所书3章18-19节将此具象化为“测度基督爱之长阔高深”。这意味着“爱”乃我们学习天父“完全”的唯一路径。因此,“在爱中效法上帝”正是信仰生活最终的目标。

教会与基督耶耀

以弗所书3章21节写道:“愿荣耀在教会中,并在基督耶稣里,归于他,直到世世代代,永永远远。” 由此可见,无形的上帝乃透过“有形的教会与基督的彰显”而得荣耀。若当代教会能在废墟般的世界里发出善行、实踐爱,就必能“将荣耀归给上帝”,正如张大卫牧师所总结的那般。

生命的成全上帝实现

保罗渴望信徒“明白并活出这爱以至于充满”,并非停留在教会增长或形式化的灵性追求,而是指向“神对人类的创造旨意与救恩计划之彻底成全”。爱乃“创造的本质”,在基督里完成的救赎,若能透过众圣徒的生命而更丰盛地彰显,便会在历史长河中使这救恩变得更加真实、具体。


结论

以上五个主题,为我们整合了张大卫牧师对于以弗所书3章14-21节的核心证道。归纳保罗的福音与神学要点,大致可以如此概括:

  • 的本:教会当恢复“起初的爱”,即阿伽佩式的牺牲之爱,作为信仰的焦点。
  • 中的盼望:纵使身处苦难也不灰心,因为十字架和圣灵之能支撑着信徒,并能将患难转化为荣耀。
  • 在的人与灵性成:只有“内在的人”日日更新,才能达到真正的刚强与成熟。
  • 教会群体:在坚持真理的同时,不可丢失爱;并当以福音去服事世界,用爱医治冲突与破碎。
  • 上帝的丰盛生命的成全:信徒在爱中追求天父的完全,终将上帝的荣耀彰显于教会与基督里,走向救恩计划的完整落实。

这五个主题并非彼此孤立的教条,而是一个有机整体,牵引个人与教会的信仰进入更深层次的“福音核心”。保罗在以弗所书第3章的祈祷最终落在“使你们能明白基督的爱”这件事上,而这是教会与信徒最首要的任务。透过对经文的解释,张大卫牧师向当今时代的教会发出提醒:面对重重难关与挑战,我们最迫切需要的,是恢复“基督的爱”,借着圣灵的能力,坚固内在的人,并在彼此相顾的群体里活出这份爱。唯有当这爱被真正恢复,个人与教会才会被“上帝一切所充满的”所饱满,并“将荣耀归与祂,直到世世代代,永永远远”。阿们。

Leave a Comment